北宋元丰元年,发生了一起惊天大案——宰相之子陈世儒,竟然谋杀了自己的生母。这起案件震动朝野股票在线配资门户网,不仅因为弑母本身骇人听闻,更因为陈世儒的父亲,是曾任宰相五十余年的陈执中。
陈执中是北宋两朝重臣,备受器重,因此陈世儒也沾了父亲的光,早早入仕,官至国子博士,相当于如今的大学教授,地位高、名声好。
但陈世儒本人并不优秀,能混上官职全靠父荫。他做了两年国子博士毫无建树,照理说该被踢出官场,但碍于陈执中的面子,朝廷还是给他安排了个知县的职务,调往偏远的太湖县。
这对陈世儒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。他是个在开封城吃惯了面条和北方美食的贵公子,到了南方吃不惯米饭、气候湿热、语言不通,再加上官职不如意、生活苦闷,心理落差巨大。他和妻子李氏天天琢磨怎么能回去,又不敢擅离职守。最终,夫妻俩动了歪脑筋。
他们策划了一桩惊天阴谋:假借母丧,借机辞官返乡。具体做法是——让家中的婢女毒杀陈母张氏。婢女们迫于威逼利诱,加上张氏长期虐待下人,早就积怨颇深,竟真的下手了。毒杀未遂后,几人直接用铁钉钉入张氏头颅,将其残忍杀害。陈世儒随即上报母亲病逝,朝廷准其返家守孝,夫妻俩终于如愿离任回京。
展开剩余70%弑母之罪震惊朝野,真相曝光源于一巴掌
原以为事情就此过去,没想到转折很快就来了。
回京后没多久,陈家早已没落,陈世儒昔日的风光不再,脾气越发暴躁。有一天,他狠狠责打了一名婢女,哪知这人正是当初帮他杀母的“同谋”之一。
婢女心中不甘,觉得自己帮主子办了“大事”,结果还要挨打,简直没良心!一怒之下,她跑到官府告发了陈世儒夫妇弑母的真相。
案子一出,开封府接手调查。但事情并不好办——陈世儒夫妇没有留下明确的“杀人指令”,只是用暗示的方式,比如说“办丧事时你们都能得赏赐”之类的话。从法律上看,这类表达很难认定为教唆杀人。于是,开封府给出了一个模糊的处理结果,引起大理寺强烈不满,认为这是在徇私枉法。
事情最终闹到了宋神宗那里。神宗震怒,下令彻查此案。他非常清楚,这不仅是一桩刑事案件,更是一个政治信号。
当时神宗正和王安石推行变法,遭到旧官僚集团强烈抵制。陈执中就属于传统旧派,他的儿子出事,正好可以借机打击旧势力、彰显法治。神宗借此案释放一个明确信号:不管你是谁的儿子,犯法就得依法办事!
于是,神宗不光让大理寺接手,还抽调御史、各部门官员共同办案,阵仗堪称空前。
皇帝亲督仍心软,结局虽公正却让人唏嘘
一年后,案情终于水落石出。虽然下手的是婢女们,但主谋正是陈世儒与其妻李氏。判决结果是:主要涉案婢女处死,次要者流放,李氏杖杀,陈世儒也被判死刑。
这里有个小插曲——判决结束后,宋神宗忽然动了恻隐之心。他想起陈执中一生为国效力,这么一个功臣,竟然连个后人都没有,略感不忍,想为陈家留个香火。但群臣一致反对,最终陈世儒仍被执行死刑。
宋神宗的这一表现,也反映出他性格中的软弱与犹豫。既想依法治国,又容易心软退缩,这也为他后来的变法之路带来了诸多阻力。
整件事不仅是一则大案,更是一幅北宋官场与伦理的缩影。在那个以孝为本的时代,弑母是“十恶不赦”之罪,皇帝若不严惩,如何立纲立纪、教化天下?
但更让人唏嘘的是,陈世儒谋害母亲,只是为了逃避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。他没有想过,母亲对他而言,只有一个;而他对国家而言,随时可以被替换。
总结一句话:为了走捷径,不惜弑母,最终害人害己股票在线配资门户网,连累了整个家族,换来的只是身败名裂。
发布于:甘肃省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